桐梓

今日

TongZuo |

简介

桐梓县位于贵州省北部,属革命老区遵义市市辖县,与重庆市接壤,素称“黔北门户”、“川黔锁钥”。桐梓县旅游资源丰富,境内有文物古迹岩灰洞古人类遗址、马鞍山洞古文化遗址、唐代夜郎古县城遗址、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、爱国将领张学良幽禁地小西湖、贵州最早的水力发电厂,自然景观方面有羊磴河峡谷漂流、水银河风景区、月亮河风景区、柏箐黄莲自然保护区等,乡村旅游方兴未艾,交通便捷,配套设施完善,是不可多得的休闲、避暑、度假胜地。

历史

今桐梓县境内,在唐代前无县级及其以上行政建置。先后隶属于蜀、巴、鳖、犍为、鄨、牂牁、平夷、平蛮、柯盈、播州、带水等。

唐贞观十六年(642),置溱州,为溱溪郡,并置扶欢、荣懿、乐来3县隶之。置播川镇,以川中有降珍山为珍州,名夜郎郡,领荣德、夜郎、丽皋、乐源4县,夜郎县治及珍州州治均在今桐梓县夜郎坝。至此桐梓地分3州:蒙山以南属带水县隶于播州,松坎至蒙山间属夜郎县隶于珍州夜郎郡,松坎以北属扶欢、荣懿两县隶于溱州。

唐元和二年(807),废珍州,所领县改属溱州。自此,溱州领荣懿、扶欢、夜郎、丽皋、乐源5县。县境蒙山以南属带水县隶于播州。并隶于江南道黔中采访使。唐大中十三年(859),南诏攻占播州。收复后,不久又失陷。乾符三年(876),杨端收复播州,自此播州为杨氏势利范围,桐梓蒙山以南地区遂为杨氏世有。唐乾宁三年(896),武泰节度使以其地建王建。唐天祐四年(896),后梁灭唐,是时往建于成都称帝建前蜀,桐梓属前蜀,境内建置不变,隶武泰军节度使。后唐同光三年(925),后唐灭前蜀,县境仍归后唐。后唐长兴元年(930),后蜀攻占珍、涪等州,遂改属后蜀。

开宝元年(968),改珍州为西高州,仍名夜郎郡,领属不变,隶夔州路。桐梓境内建置不变。

明万历二十九年(1601),置桐梓县,隶于四川布政使司遵义军民府。崇祯六年(1633)改四川布政使司为四川省,桐梓隶属仍旧。

清顺治一年至十五年(1644~1658),桐梓地属明朝残余势力南明政权遵义府。雍正六年(1728),改隶贵州省。

民国二年(1913),废府州建置,隶于黔中道;民国九年(1920),废黔中道,隶于省。

1949年,隶于府遵义专区。

1979年改称遵义地区。

1997年属遵义市至今。

同类推荐

景点小知识

地址: 门票: 开放时间: 建议游玩时间: 最佳旅游时节:

四季皆宜。